是什么扼杀了孩子的主动性?现在社会信息流通较快,孩子受到的影响与干扰较多,家庭的正向引导缺失,父母不确定孩子对什么感兴趣,或是盲目地培养孩子的兴趣。
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幼儿阶段大多一趣味学习为主,但是有多少提前小学化,四五岁孩子本应是外面放飞的时候,却一坐就是二三小时,孩子打心眼里抵触了学习,那何来主动性?学习的兴趣、主动性需要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结合孩子的年龄特征以及心理特征,适度进行。刚开始培养习惯阶段,父母与老师需要耐心的教导和陪伴。基石打牢了,才能谈稳定性等。
另外,父母的榜样效应与语言效应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书香满屋的家庭,孩子想不爱阅读都很难,
如果父母都瘫坐在沙发上玩手机,教唆孩子快去写字,试问,你是孩子,你是什么样的感受?
想一想,您平时和孩子沟通时,语言,肢体是怎样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伯特·赫拉别恩曾提出过一个公式:信息交流的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和动作。所以说,有时候家长学到教育方法或者说是“教育话术”,回去对孩子说同样的话,觉得没有效果,有可能是我们忽视了其他部分,因为我们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语言只占一小部分,比语言更重要的是说话的语调语速、表情和动作,这些更容易被人感知到。
孩子在8-16岁的时候是最需要开发右脑的年龄,激发孩子本身拥有的潜能,左右脑开发程度相似的孩子他的感知力、理解力和判断力等等都有大大的提升。这样的孩子他会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对未来的方向更加清晰,有自己的规划。所以自主性更加的强,目标更加明确。
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应该是教育中最需解决也是最底层的问题。如何清醒地认识并解决这一难题,需要我们从根本上提高对这一问题的认知。
首先,我们要了解人类天生具有好奇心,有探索世界的意愿,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人的大脑是不喜欢思考的,虽然人类的大脑能做很多事,但思考并不是它最拿手的,甚至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而是用来避免思考的。因为思考是缓慢的、费力的、不可靠的,大脑倾向于用记忆而不是思考来指引行动。也就是说,所有学习这类费脑的事,大脑是不擅长干的。
尽管大脑不是为了思考所生,但其实人还是喜欢智力活动的,因为解决问题能够给人带来愉悦感,这里的“解决问题”指的是任何成功的认知活动,比如一段艰涩的文章,一项智力游戏,一道数学题目,成功的思考可以带来满足感、成就感。
但人类的好奇心也是极其脆弱的。愉悦感源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上毫无进展是不会有愉悦感的,实际上,它还会使你感到沮丧。所以仅有好奇心并不能保证思考的进行。
所以,孩子的学习兴趣需要我们小心去呵护,需要我们不顾一切去保护孩子的求知欲,而不是用繁重枯燥的重复练习一点点磨灭孩子学习的兴趣。
所有学习都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完整体系,符合孩子的当前的认知,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成就感能带给孩子极大满足,从而主动去探索事物,挑战困难,也就具备了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