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是一个人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基本品质

  1999年6月13日,我国政府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原先提出的要求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增加了“美育”的教学目标,进一步明确了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素质是一个人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基本品质。现代社会复杂多变,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素质的竞争。

美育在中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什么?地位如何?

  因此,教育在本质上应该是素质教育,不是仅仅掌握一种知识,而是要使所掌握的知识成为培养能力的手段,从而提高一个人的整体素质。美术教育可以作为一种素质教育有效手段,它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发展,加强学生学习的综合性与探索性,注重美术课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现在,美术教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素质教育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优秀艺术品所蕴涵的美,对人有着很强的启迪和促进作用。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艺术,同样,一个伟大的民族也离不开艺术,因此,培养具备艺术素养的广大民众,首先要从学校的艺术教育抓起。寓素质教育于美育之中,对全民素质的提高有重要作用。为适应学校的教育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美术课程须积极探索美术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研究如何发挥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艺术课程的设置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学科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美术教育的功能尤其突出。

  所以,艺术教育非但不会阻碍其他学科的教学,而且还会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美术课程是包含着更多的操作和活动成分的课程,美术课的教学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在活动中、在操作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美术课程的优势,也是美术课程实施新的教育理念及改革中的价值所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