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低价,错过再等一年……”“双十一”战火已燃烧到教育领域。双11众多教育机构纷纷启动花式促销。各家采取什么玩法?优惠力度究竟有多大?对教育产品来说,参与“双十一”促销意味着什么?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教育机构是在抓住时机做营销做业绩,也有人认为,机构不过是在“凑热闹”。
课程优惠力度不一
记者了解到,参与双十一优惠活动的机构包括学而思网校等K12学科类辅导课程,也有不少素质类课程加入,如火花思维、核桃编程、西瓜创客、美术宝等,一些职业教育机构也有参与。
学而思网校的双十一活动仅限淘宝的学而思网校官方旗舰店,官网不同步参与。参与大促的商品包括小学语数英、初中语数英理综、高中语数英文综的寒假直播课程,7个课时,原价888元,双十一价格782,另外,加上“日常优惠”、“店铺专项9折”“满减购物津贴”等各种名目的优惠,最终到手价为684元。
而记者在学而思网校官网看到,同样年级、科目、班次、课时数的课程,标价为700元,淘宝旗舰店的双十一价仅比官网常规价格低16元。
凯叔讲故事的玩法是,先领券再买课,每门好课立减50元。买任意一门课返50元优惠券,多买多返。优惠券有效期截止到11月11日。
新东方在线的官网则一片“双十一”的热闹氛围,不但“百款好课85折起”,还玩起了“定金膨胀”、抽奖等。双十一活动覆盖面较广,考研、公考、雅思、小语种、少儿英语、中小学全科等课程均有参与。截至11月10日21:00,新东方在线官网显示,已有7837人预付定金。
新东方在线的小初高学科类课程,则是另外的优惠法则。据新东方在线客服介绍,目前主推的课程是寒假课和春季课,寒假课8节课,每节课两个小时,价格600元;春季课14节课,1050元。双十一(11月1日—11日)期间,报一个班减100元,报2个减300元,报3个减450元,报4个减800元。
今年双十一,洋葱数学也玩起了“定金翻倍”游戏,11月7日—9日支付20元定金,可在尾款中抵扣290元,还有液晶手写板和益智飞行棋等礼物赠送。
优惠力度最“有诚意”的可能要数高思在线。高思在线推出了“双十一1折秒杀”活动,原价4999元的21节直播课(42小时)秒杀价499元,客服称“史上最低”,不过仅限初一语数英史地生全科期末备考冲刺特训班,且秒杀名额需“进群预约”,11月10日记者通过海报二维码进群时,显示群人数已满无法进入,可见较为紧俏。
部分机构推春季课程 一次性收费超3个月
据新东方在线客服介绍,此次参与双十一优惠活动的春季班课程是14节课,2020年2月15日开课持续到5月30日,每周一节课,每节课两个小时,价格为1050元。一次性购买的课程持续时间多于3个月。“我们是按季度收费的”。
记者注意到,其他k12学科辅导机构的春季课程也均已上线。学而思在线的(2020年)春季课程虽未参与此次双十一优惠活动,但官网显示,授课时间为(2020年)2月23日—6月13日,每周一次课,共1600元;猿辅导官网显示,其各年级、各学科的春季班也在报名中,授课时间为2月21日—6月14日,价格999元。一次性续费均超过3个月。
今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要求按照课时收费的线上培训机构,每科一次性收费不能超过60课时;按照培训周期收费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
对于“一次性缴费超过3个月是否违反相关规定”的疑问,学而思在线客服回应称,“不太清楚是不是有不能超过3个月这一规定”,但课程一直这样售卖“没有问题”。
教育机构过双11是凑热闹?
记者了解到,今年双十一,已有机构开始推2020年的春季课程。例如,新东方在线海报上推出了“寒春续航”,即寒假课程和春季课程联报,有对应优惠。
为什么要“寒春连报”?新东方在线给家长的答案是:因为寒春班的关系是相互关联的,寒假班为知识建立框架和结构,春季班会增加题量和练习。但对于机构来说,“寒春联报”不仅课程有关联这么简单,而是关系到春季课程的续报,套路类似每年暑期的“暑秋联报”。
对消费者来说,“双十一”俨然已成为一场“购物狂欢节”,席卷各大电商平台、甚至线下,牵动亿万消费者的神经。对很多快消品品牌来说,决战“双十一”是助攻品牌营销的绝佳时机。那么对教育机构、教育产品来说,这个时机重要吗?
多位教育行业投资人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双十一是一个促销的时机,不少教育机构会抓住这个机会借机营销,做增长、做业绩。
但教育机构参加双十一促销活动的效果尚未可知。华图教育品牌部总监齐宏明认为,教育产品消费成本较大,需要用户花时间精力去消费,大部分是非常理性的消费,和快销品的购买心里不一样。在他看来,双十一对教育机构引流的意义大于促销。
“双十一影响力这么大,参与一下有助于提高关注度。”也有投资人表示,是否参与双十一促销活动和机构特性有关,不排除很多机构都是在“凑热闹”。
相比起“教育机构暑期大战”的疯狂,“双十一”教育机构动作显得冷清了许多。暑期作为机构招生的重要节点,各大机构不仅施行低价策略,还在营销上砸下重金。有媒体报道,今年暑期,仅十余家K12机构营销费用就达30亿至40亿元。中文在线文化教育产业投资公司投资总监沈圣易表示,今年暑假期间各家都投了不少钱,效果还是不错,在三季报里都能看出来。双十一搞促销还是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收入。“这可能是今年最后一次搞促销的好机会了。”
下面请看熊丙奇的介绍:
熊丙奇:教育机构并不适合过双十一
作者 |熊丙奇 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毫无疑问,“双十一”会是教育培训机构的一次营销机会,但是,却不见得会有多么好的效果。按国家规定,教育培训机构一次收费不得超过3个月,因此,这会大大限制培训机构的促销力度,以往的促销往往都是一次缴一两年的课程费用,获得更大的折扣,而且,家长购买培训课程,也更看重课程的质量,而非特别在意获得培训的优惠,完全没有必要为获得优惠而“下单抢课”。这其实也是教育培训产品不同于其他消费品的特点,要求教育培训机构重视提高培训的质量,而非把更多精力用于营销上。
营销成本过高,是线上线下教育培训机构存在的共性问题。这也反映出培训机构的问题:在培训内容上,很多进行中小学学科培训的机构,提供的培训产品同质化,在产品缺乏特色时,就比营销。这既推高营销成本,又出现彼此诋毁的恶性竞争,以及不择手段,刺激家长的焦虑营销,对整个培训行业的形象与品牌建设是不利的。
面对“双十一”的火爆,教育培训业也曾经幻想,能否打造类似淘宝的培训业“航母”。并“反思”培训业虽然也有上市公司,但是没有“超大巨头”。这是简单把教育培训产品和其他消费品对比,产生的错误想法。购买培训(知识)产品和购买牛排是不一样的。购买培训(知识)产品,是需要学习者(消费者)花时间认真学习,才会有收获,而购买牛排,收到货之后马上烹饪就可享受美味。而且,从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看,也是个性和多元的,不管是办学校,还是举办教育机构,都不应该强调规模和体量,而应该重视受教育者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所有国家对学校都有规模要求,比如我国就要求高中学校的办学规模,一个年级12个班,每个班50人,三个年级共1800人,其原因就是,超过一定规模之后,学校的教学、管理,就会很难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会实行统一的标准化式管理,对教育质量控制与学生的安全管理,都会带来风险。
也就是说,教育的属性就决定教育培训机构,不能像办工厂那样办学校(教学点),不能实行快速地规模扩张。这一属性其实已经给我国教育培训机构深刻的教训,有的教育培训机构在上市后快速增加教学点,结果由于师资建设、管理根本上,出现严重亏损,还被举报违规办学。还有的线上教育培训机构,大肆宣传有多少名师入驻,已有多少注册用户,可是,真正的网红教师只有个别,而大部分注册用户,是“僵尸用户”,并不购买课程,甚至点击免费课程的也不多。
在在线教育兴起时,曾有不少投身这一领域的资本和机构负责人宣称在线教育将颠覆传统教育,而从过去这么多年在线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看,这就是无视教育属性的“炒作”。在线教育根本不具备颠覆传统教育的能力,恰恰相反,只把线下教育资源搬到线上的在线教育,是在放大传统教育的弊端——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讲授、灌输,对传统教育的改革,是进行交互式、探究式教学。由于受教育者更需要个性化教育,因此,强调规模的在线教育并不受欢迎,这最多适合职业技能培训,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在线教育机构很难找到盈利模式的根本所在。
当前,我国正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进行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也将迎来转型期,要从以前重视规模扩张,转向重视质量与品牌,重视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品牌建设,这样的校外培训机构,才能更好地扮演其给受教育提供校外差异化选择的角色。国家要求培训机构必须有自己的专任师资队伍,不能从学校聘请教师兼职,一次收费不能超过3个月,就是防止培训机构搞营销促销抢单,而不重视质量建设,培训机构要以质量吸引消费者,而不是先把消费者圈进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