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一件事的,从来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成就一件事的,从来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这是一种来自于环境给予的认可感、自信心的激发,最终刺激起来的战斗力。它超越性别、体能、乏味,它像海绵一样疯狂地摔跤、训练、学习、吸收,打败一个一个的对手,获得胜利。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春的大好时光总是流逝得那么快,而在青春岁月里,又常常碰到那么多的诱惑甚至陷阱,当你猛然醒悟时,也许华发已生,才发现自己竟然一事无成。

而此时,所有偷过的懒,都已变成啪啪打脸的巴掌。

美国教育专家经过研究发现,决定孩子未来的,并不是智商,而是坚持。而让孩子遇事能坚持,最好的方式就是家长陪着他一起坚持。最好的示范,是最好的教育。

所以,在批评孩子不懂坚持的时候。我们不妨问问:自己这么多年坚持了什么?在指责孩子总是轻易放弃的时候,我们不妨问问:对于他们的放弃,我们是不是默许了?

 

尊重孩子≠遵从孩子

孩子弹了半年钢琴后觉得不喜欢了,就换了小提琴,弹了三个月后,又不喜欢了,换了围棋。家长们说:“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能逼他做不喜欢的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父母越来越“尊重”孩子,从过去千百年来对孩子的不尊重,到现在的平等与对话,这本来是一个大大的进步,但是,有时候矫枉过正,过犹不及,现在许多父母的尊重,已经变成了遵从。

我们经常因为孩子的一句:我不喜欢了。我们就任由孩子放弃。可是,不喜欢的事那么多,能不能什么都不做?

人的一生很长很长,小的时候不喜欢断奶,长大一点不喜欢自己走路,上幼儿园不喜欢离开家,上了学不喜欢写作业,学习生涯至少十几年,有无数的考试,论文,个个都不喜欢写,毕业后不喜欢应聘,参加工作了不喜欢被考评。晚上不喜欢早睡,还想玩一会儿,早上不喜欢起床,还想赖一会儿。吃饭的时候有很多不喜欢吃的饭菜,想全都换掉。渴了想喝果汁饮料,不想喝白开水。

那你喜欢什么?
老师要求太严,我不喜欢。
同学们不愿意迁就我,我不喜欢。
领导太不近人情,我不喜欢。
爸妈老是唠叨我,我也不喜欢。

那你喜欢什么呢?
喜欢自由自在。
喜欢随心所欲。
喜欢吃饭逛街看电影。
喜欢发呆旅行看风景。

可是,有一天,当你连独立生活的能力都没有,你还有什么资格谈你的“喜欢”?

好的父母,应该帮孩子去尽力坚持一件事,而不是陪着他一起随意放弃。我们要告诉孩子:“‘不喜欢的事,就可以不做。’这是一句错误的话。”

教育专家说:“小孩子会任性,但是大人不可以放弃督促的责任。”我们必须明白,好多事,孩子不坚持,只是因为我们自己不够坚持。

所以我们常说孩子学琴能否坚持主要看家长,家长坚持下来了,孩子也一定能坚持。我的孩子学琴两年了,这些年来,我这个陪练没有缺席过。也许有的家长会说,总这样陪着孩子会让他们产生依赖性,我不这么认为。陪练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练琴方法并独自练琴。

有时我看到孩子能弹出这么复杂,这么优美的音乐,可能有错音、可能不流畅,但,远是我所不能做到的,那种自豪与骄傲,是无法形容的!其实,换位思考,我们自己能做到长时间练琴吗?我想未必。所以能坚持学琴的孩子都是很棒的!

并且作为家长,我觉得让孩子学琴是我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练琴的孩子学会的不只是音乐,还有坚持做一件事的毅力、关注细节的习惯、想办法克服困难的精神、抵挡诱惑的克制力、统筹安排时间的能力等等,不管将来孩子是否做和音乐有关的事,这对于他们做人来说都是最有意义的。这些品质远比他们学会一个技能更重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