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长对于美术教育并不了解,有些甚至还抱有下面这个想法:孩子坐不住啊,听人说送去学美术,可以磨磨性子,我就试了试,这个说明,家长对于儿童美术教育的理解,存在误区。儿童美术教育家长千万不要犯错误,那么儿童美术教育究竟培养孩子什么呢?
儿童美术启蒙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点,早已被专家们所证实。
创造力、想象力、创意,这些21世纪最被看重的素质,都与美术教育息息相关。
它可以最大限度的开发孩子的创造力,点燃孩子的抽象灵感,让他自由表现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千万不要犯这些错误
过分重视画画技巧,轻视想象
有的家长因孩子画的不圆、不方而懊恼,这其实是没有从孩子的身心特点出发,忽视了孩子自身的需要和兴趣的培养。
儿童画画哪里有什么技巧,它是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单纯教给孩子们绘画技巧,会把孩子吓跑的。
孩子们画画是从不怀疑自己技巧的,他们没有不能画、不敢画的东西。
再复杂的人物、景象,只要经过了他们的头脑,就会变得简洁起来。
再简単的事物只要经过他们的手画出来,就会变的丰富起来,这就是儿童画。
幼儿期是大胆的想象力开始形成的阶段,这一阶段大脑思维模式很容易形成并可永久保持,因此在幼儿美术课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是至关重要的。
恨不得孩子马上进行技法训练
部分家长曾问: "老师,我们的孩子现在为什么不学素描,画石膏像,学油画,早起步早学会!
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迫切希望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想法违背了幼儿自身的发展规律,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
儿童动作发展遵循从近到远的规律,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高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晚。
以上肢为例,肩头和上臂首先成熟,其次是肘、腕、手,手指动作发展最晩,儿童手握铅笔自如地一笔一划地写字,往往要到6-7岁才能做到。
心理学家格赛尔做了著名的双生子爬梯的实验认为,影响幼儿动作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是学习或训练的基础,学习知识对成熟起一种促进作用,只有在成熟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训练,才能有效而成功 ,否则是无效的。
幼儿期孩子的手部小肌肉还无法灵活控制画笔进行精细的素描活动,也无法准确画出石膏大小的比例。
让幼儿进行这些高难度的训练,只会给幼儿造成消极的情结体验,挫伤幼儿的绘画兴趣, 无异于拔苗助长。
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作品
现实中,孩子常被要求学画一定要像,横要平,竖要直。
把画得“像"与"不像"作为学画的终极目标,这样会导致孩子画画的胆子越来越小,又擦又改,小心翼翼,刻意有余、创意不足。
我们时常会听到家长这样评价孩子的作品:“你今天画的小猫真像”、“你怎么跟老师画得不一样呢?”
把儿童美术课堂当作“照相机功能"来简単看待,导致很多有主见的儿童因为"画得不像" ,而断送了继续学习美术的机会。
孩子们在画得“像”与“不像”的问题上与成人的看法是不一致的。
孩子画画凭的是直接感受,他们认为只有突出主要的、夸张重要的,就是最像。
如:孩子画踢毽子的腿会比不踢的腿要长,画吃蛋糕的嘴比平时的嘴张得要大。
孩子追求的像并不是生活中镜子般的真实,所以,家长在看孩子的画时,不要拿画上的形象与真的比。
我们鼓励孩子们认真大胆、顺其自然的画,画出自己的想法,画出自己的心意。
儿童美术教育要注意什么?
在对孩子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孩子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培养。
美是一种体验,美的因素无所不在,少儿审美素质教育是少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少儿情感的培养,个性的陶冶,甚至对其整体素质的发展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学美术并不是想当画家才学的,儿童美术启蒙教育的作用远远超过了美术教育本身。
家长在孩子学画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家长怎样看,直接会影响到老师怎样教。
家长因其特殊的身份位置,在教育中起到的作用远比美术教师大得多,让孩子无拘无束的随心所欲地画,对孩子来说是多么愉快和重要。
他们正是通过这个绘画过程,使自己的心理得到满足。
这种满足感正是孩子日后获得事业成功,有成就感的雏形。
我们家长要保护好这个雏形,发展好这个雏形,使孩子在绘画过程中逐渐建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