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学龄前幼儿顺利地过渡到学龄期是幼儿家长,特别是大班幼儿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并已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笔者以为,抓好幼儿入学前的心理准备显得尤为重要。使幼儿形成对学校的正确态度为了让孩子高高兴兴地上小学,教师和家长要使孩子内心产生想上小学当个小学生的愿望,使他们懂得到小学读书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长大后可以成为有用的人。可以带领孩子参观小学,还可以组织玩"上小学" 的游戏,培养孩子热爱学校、喜欢读书的思想感情。家长在早晨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在路上看到许多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校,这时不妨对孩子说:"瞧,这些哥哥姐姐多神气!"使孩子产生羡慕之情。在这方面,决不能用上小学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如:"瞧你这么坐不住,将来上小学可要受罪了。""你这么好动,将来上小学让老师好好治治你!"这样说会造成孩子对上学产生恐惧感,不利于入学前的心理准备。
一、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所谓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在心理过程中的心理特征,保证人的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注意可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无意注意是学前期幼儿的心理特征,这种注意是在外界事物吸引下产生的,无须意志努力。但到了小学,一节课40分钟,要求孩子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这就需要有意注意了。为此,幼儿园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形象生动,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要善于启发幼儿动脑积极思考、想象,逐步养成注意的稳定性。家长可以多与孩子玩诸如棋类、拼图等游戏,这些对培养有意注意都是很有益的。
二、开发幼儿智力智力是指适应环境的能力,包括观察、记忆、想象、思维、语言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幼儿的智力就是要通过各种方法培养他们学会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六岁前的幼儿已具有学习能力,这时如果得到适当教育,便能促进其大脑发育和智力的发展。否则,孩子智力的发展就会受到压抑和损伤。首先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是以发展智力为目的,那么它就应当训练他们的观察力。"培养观察力的途径很多,如引导儿童观察大自然、观察人们的生产和劳动,组织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看图讲述等。其次是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其智力的高低。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一是要了解和掌握其思维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幼儿的思维逐步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二是要注重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因为思维总是借助语言实现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一定要结合不同幼儿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如有的幼儿发音不准,有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欠佳等,这就要求家长和教师要做有心人,加强对幼儿的研究,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所谓学习品质主要是指求知欲、对学习的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毅力等。大量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并不是由于智力方面的原因,而是由于不良的学习品质造成的。因此,教师和家长一定要注重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和培养。一是要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十分珍惜和保护幼儿的求知欲;二是要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态度,专心听讲,认真做作业,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三是要通过设计和组织有一定难度、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的活动培养其学习毅力。当然,幼儿入学前的心理准备工作远不止上述内容,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实践、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