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幼教真的是“花式虐娃”吗?想到日本,我们眼前往往会浮现出一群人,而不是一个人。 日本民族最为突出的是集体性,巨大的凝聚力和对细节的完美追求。 这一切,来自于怎样的幼年规训。日本人对于集体的理解,与我们想象的是否一致。今天,让我们一起在花式“虐”娃的网红幼儿园,体验日本的集体式教育。
1
在大阪的莲花幼儿园,早晨,孩子们会光脚在铺好的细沙上运动、奔跑。校长认为早晨是最好的时光,孩子们需要积极的燃烧体内的能量,感受身体的苏醒。
课堂上,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大家都声音洪亮,元气满满。校长认为,首先身体姿态不好的话,是不会发出洪亮的声音的。他们希望孩子们首先要有一个好的体态。希望孩子们理解,在把洪亮的声音向前方传递的同时,也是在表达着自我的情绪和意识,让孩子们学会用身体来带动自我的表达。
招生入学时,家长也需要被面试,因为家长的回答体现着父母的三观。
2
日本是一个很重视细节的国家,幼儿园里的许多细节设计几乎超出了它们本来的价值,教育的方法和理念近乎“变态”地渗透了孩子的日常。
藤幼儿园,以独特的圆形设计闻名远近,它让孩子们可以自由出入各个教室。设计师手冢贵晴、手冢由比夫妇介绍说这个圆形设计又是以禅的空无理念创造的,孩子们在其中能感受到自由和随心所欲。而特别的圆形屋顶操场,吸引着孩子们一天平均奔跑四公里。
园内的草地并不平整,就像无人搭理一样。但其实园长会在里面播种,其中并不只是一种植物,有的地方甚至还会开出小花。面对不方便,人们,特别是孩子们会开始思考,形成他们自己的理解。如果草地是平的,孩子们就不需要操心。没有什么是必须完美的,但一定是真实和自然的。
幼儿园里还种植着很多原生态的植物,园长还笑称,他们种的洋葱都成了当地的地标。他们会让孩子亲自去触碰带有泥土的植物,鼓励他们去感受。
进入教室的门口地上特意画上图标,提示孩子们鞋子必须要摆放一致。
教室门设计成必须要费力气才能被关上,是为了让孩子们考虑到门边同学的冷热感受。
户外水龙头没有水槽,因为不关水就会溅湿自己的脚,可以养成随手关水的习惯。
教室之间没有墙,用书柜简单隔开,变相的逼老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保证孩子不会被隔壁班的声音吸引。
3
日本人教育小孩注重细节,做事保持专注,尽力做到最好,不麻烦别人,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这种近乎严苛的教育造就了他们强大的团体凝聚力、严谨而认真的做事态度,以及全民普及的“不给人添麻烦”的意识。
但这种教育也并非“十全十美”。纪录片里提到了一个日本的特殊职业——感泪疗法师。
由于过于在乎他人的感受,人们的自我被过度压抑,因此日本人感到生存不易和艰辛的时刻特别多。而疗法师的职责就是鼓励来体验的人学会哭、通过流泪释放自我。
过去的日本认为孩子们都一样才是正确的,过分强调人与人的集团化和同质化,但这种教育抹杀了孩子的个性,也造成了学校严重的霸凌现象。
如今的日本在不断地反省,集体主义和个体特征如何调和、达到平衡,他们也还在路上摸索前行。
4
我们看别的国家的教育,要看好的,也要看不好的。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其实日本幼教中所体现出的一些理念源于中国,比如日本幼儿园校长亲手写的那副字,就是引用了孟子的话,“不为也,非不能”。
为什么我们的传统教育理念,反而在别处得到了践行?虽然有国情的因素,但我们不该以此回避问题,而应该看到教育的其他可能。
国情不同不能强硬照搬。但我们却可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做我们能做的,改变我们能改变的。
本文来自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北京人艺戏剧专家和台湾故事达人首次共同执教
一场中国传统戏剧和前沿戏剧教育理念的激情碰撞
共同打造最具中国特色、最适合中国儿童的绘本戏剧教育课程
独家推出绘本戏剧教育师认证培训班 三天两晚
走进中国戏剧发源地“北京人艺”
全程浸入式学习,就等爱绘本、爱戏剧、爱表演的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