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服”,作文培训老师需要练好内功

  当了半辈子作文培训老师,干了半辈子作文培训,三十多年的心血几乎全部奉献给了我爱着的学生们。到了退休年龄,蓦然回首,只总结出了这样三个字:脑、心、情——用“脑”去思考教育,用“心”去品味学生,用“情”去感化孩子。真正读懂了这三个字,真正理解了这三个字,真正用好了这三个字,自然就会得到学生的认可、信服乃至佩服,一个真正让孩子信服、佩服、折服、心服口服的教育者,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作文培训的目的——这需要我们练好内功。

 

  用“脑”,即用思想、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这是区别合格作文培训教师与“教书匠”的一个重要标准。

 

  按理说,今天的作文培训教师都具有相当的学历,如果仅仅是传授知识,每个人不但能够胜任,而且是绰绰有余。但受教育者、教育环境、教育内容都是动态的,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无论曾经是多么优秀的教师,如果在教育观念、教育手段等方面“以不变应万变”,结果不是误人子弟,就是被自己的教育对象炒了鱿鱼——因为教育形势的发展是不允许它的执行者观念滞后的。

 

  教师一直被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对教师这种职业的定位与评价,是对教育内涵与教育目的最精辟的表述: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铸就人的事业。可是作为个体的教师而言,绝不能自诩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立意太过高大了,没有人能够承受得起。

 

  我个人的观点是,作为一名作文加盟学校专职从事作文培训工作的老师,既然担负着培育人类灵魂的崇高职责,那首先自己要有“魂”,即有思想,有目标明晰的、与时俱进的、正确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而要想不让自己的教育思想僵化,不让自己的教育观念过时,不让自己的教育手段落伍的最有效办法和最佳途径,就是要不断学习。

 

  “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对人的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对于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来说,必须率先垂范,时常参加欧美思作文总部组织的各种形式的作文教师培训,最起码要让学习伴随自己几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涯。过去的说法是“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在知识的“量”上对老师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要求。但是在知识、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且不说这一桶水够不够用,会不会很快被舀干,就是这一桶水的质量,如果长期不更新,成为一桶死水,也将因不被汲取者接受而成为废水——身为人师,必须有这样的危机感!

 

  用“心”,即心中有学生。老师要用心去观察学生,用心去理解学生。

 

  既然从事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把心真正用在学生身上,尤其是班主任,要做一个有心人。经过多年的观察,我发现老师的心学生是看得见的:你对学生的真心,学生迟早会接受并回报;你对学生耐心,学生迟早会被感化;你在学生面前虚心,学生会更加敬重你。反之,你对学生不关心,学生会疏远你;你对学生不真心,学生会鄙视你。

 

  总之,老师真正用在学生身上的一片赤诚之心,学生是懂得的、理解的、珍惜的,不过这种懂得、理解和珍惜有个迟与早的时间差罢了。

 

  作为老师,心中有学生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不仅仅把学生单纯地看作一个受教育者、被管理者,而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有欲望,我们成年人有的他们都有,与我们平等的人。

 

  大人们往往在苦口婆心之后,为孩子们的“不听话”而无限烦恼着。这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师长们的教诲其实话不在多,贵在有的放矢,而这个“的”就是孩子们的心结。把握孩子们的心态,了解孩子们“不听话”的理由,让他们敞开心扉,把心里话甚至是小秘密说出来,才为我们打开了实施教育的缺口,我们才不至于做无用功。

 

  在许多成年人看来,孩子就是孩子,就应该听大人的;学生就是学生,就应该全身心去学习,什么乱七八糟的杂念都不该有。可现实生活中的孩子们却偏偏不能让老师和家长们如愿,他们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有太多的“非分”之想,他们的隐私难以启齿,他们总在极力向老师和家长隐瞒着自己的小秘密。

 

  尤其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孩子,心理上与老师、家长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们有许多事、许多话,许多时候“欲言又止”,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去细细观察,从他们的言行举止、情绪反应当中去捕捉孩子们的心理活动。

 

  我们通常所说的“防患于未然”重在一个“防”字上,而用心去观察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摸准他们的脉搏,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防住未然之患。

 

  正确认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过与错,对孩子多一点宽容,对自己多一些反省,给青春期与更年期的碰撞以缓冲。而今天我更想告诉我的同行们,当学生发现和认可你对他/她的理解时,他/她不但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和尊敬你,而且接下来你的教导、指点,甚至是批评,他/她都会“言听计从”了。

 

  给学生台阶下,其实也是老师给自己台阶下,让学生难堪绝不是老师的胜利。用心去揣摩和理解学生,给学生留有认识自我和改造自我的时间、空间和机会,这是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砝码。

 

  心中有学生,不是每一位老师轻易就能够做到的,这是一种境界,需要为师者努力去追求。

 

  用“情”,即用老师爱学生的一片真情,去调动、发掘和影响学生潜在的情商。

 

  用老师的爱心换学生的真情,让师生间的情缘成为打开孩子心扉的钥匙,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有这样一个体会,即要想成为一个令学生喜欢、信服的好老师,尤其是要想做一名好班主任,情商一定要相对高一些,而在情商的众多元素中,情感因素又是最最重要的,因为老师、班主任每天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年龄虽小却也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而教与学、师与生之间本身就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师生之间的心灵碰撞、情感交融,是化对立为统一的最好调合剂,教师的亲和力在这对矛盾中又处于至关重要的主导地位。因此,当老师、班主任用真情去温暖孩子,用实意去感化学生时,我相信绝大多数孩子的心是可以被融化、被感染的。

 

  老师对学生用情还必须强调两点,一是要“真”,二要有“度”。把教育当作一份事业,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热爱这份事业,就会热爱学生,对学生的那份真情就会情不自禁地流露或者瞬间迸发。

 

  用“脑”去思考教育,拓展自己的教育深度、教育内涵、教育水平,达到让学生佩服的境界。

 

  用“心”去理解学生,你给予他们平等与真诚,才会赢得他们不设防的信服 ;不带有伤害的教育手段,必定会让孩子折服。

 

  用“情”去温暖和滋润还不够茁壮的小苗,他们并不是铁石心肠,心被焐热了,也会用真情来回应。

 

  如此,何愁学生不服,何愁作文培训效果不明显,何愁加盟的作文品牌没有好口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