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线城市的教育机构如何做大?近几年的校外培训市场,风起云涌,发展迅速,一线城市机构间的竞争已是一片血海。在新政策、整体经济下滑、新技术手段以及全国性教育品牌下沉的综合因素影响下,目前中国最大的培训市场二三线城市也开始硝烟弥漫,进入新的洗牌期。
当前在二三线城市做的好的当地品牌比例都很小,时间在10年以上,人数在1000人(3个分校以内)以上的机构比例不到5%。
二三线城市优秀培训机构成功的因素
1、成立时间较长,赶上了趋势;
2、开办者懂教学或懂管理;
3、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和服务质量,形成了口碑;
4、在营销上有好的方法,甚至是同当地的公立学校有业务关联。
大多数机构做不大的原因
创办者缺乏战略意识
没有清晰的发展路线,各方面准备不够,造成发展受阻;同时,“温水煮青蛙”,刚开始比较顺利,但对趋势的预测不够,形势变了,没有相应的对策,这是很多刚开始发展较好,现在受阻的培训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
经营者因为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不清楚培训机构的盈利之道,凭着感觉做,往往存在多处“木桶短板”,道路越走越窄。
如:人力资源开发、教学质量管理、创造超值服务、市场营销等方面做的都不到位,所以制约着培训机构的后续发展。
没有打造出核心竞争力
大多数三线培训机构发展到现在都缺乏自己的特色和绝活,存在普遍的同质化。有些机构曾经加盟某些一、二线的机构,但因为培训和创新不够,原有特色很快被周边机构模仿;有些机构靠使用一些教材提供商提供的教材和教学模式,也缺乏自己的特色。并且,大多数机构缺乏“修炼内核”的意识,只注重表面的发展,造成基础不牢,后续发展乏力。
人资开发成为制约瓶颈
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经营人包括经营自己和经营团队,培训机构的创办者只有先经营好自己,再经营好团队,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但通过市场调查和接触,发现绝大多数创办者或校长都不是在教学、管理、市场等方面有特长的专家,更没有人力资源开发的能力,选、用、育、留、出一样不行,因此,发展不起来很难。
二三线培训机构面临着严峻考验
作为二三线城市培训的最大项目——艺术培训,已经相对饱和,市场充分开发,学员数量增长变缓,但培训机构仍在不断产生,加之一、二线城市培训机构的进攻和公立学校老师的全面介入,还有大量找独立教师的蚕食,没有口碑和品牌的机构将被逐出市场;
同时,二三线城市培训机构还被招不到优秀教师、工资和房租调增、经济形势萎靡情况下涨学费困难等多重困难围剿,压力空前。
危机中的生存之道
最根本的解决就是要先修炼培训机构的创办者
培训机构想办好,必须是专家办学,可以是管理专家、可以是教育专家、可以是营销专家,也可以是资源整合专家,如果哪一个都不是,想发展下去就特别难。所以,作为教育培训机构的创办者要避免浮躁心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解决短板问题,学校自然会做大。
对标优秀教育企业,提升经营能力
三线城市培训机构的创办者想发展就必须进行战略研究,明确定位,清晰架构。要做到以终为始,把每一项工作都扎实开展,每天都为未来进行准备。培训机构的发展绝不仅仅是上课,教师的管理、课程的开发、服务的优化、市场的拓展、质量的评价,每项工作都决定着机构的发展。所以要向一二线成功的培训机构学习,认真落地,形成自己的经营之道。
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永远向顾客提供远超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是制胜的法宝。要在大家都在做的业务上比竞争对手做的更精、更细、更快、更符合顾客的需求,不管什么竞争对手来了,都不会害怕,因为外来的机构“水土不服”,会给我们留出喘息机会,关键是自己要把优秀和卓越变成一种习惯。
和一二线的优秀机构联姻,竞争不过就合作
通过和一二线培训机构的合作,学习成功之道,借势发展。关键是要提升创办者和团队的学习能力、执行能力。
扩展或延伸新业务
找到具有未来趋势的,并且和原先培训有联系的教育项目进行扩展和延伸,不失为当前的一个选择。在新业务的拓展中不断完善战略、管理、营销、团队建设、核心竞争力打造,再造一个具有活力的新的培训机构。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针对三线机构开展的各类培训课程十分火爆,但多数的举办者不了解三线城市的特点,课程只能起到“打鸡血”的作用,可能短期有效,但却治标不治本,对参与学习机构的促进作用不甚明显。
校长必读:谁可用谁不可用,这三种人才,你要看好了!
用人的艺术是学校永远值得研究的课题和学问。学校是人创造的,财富也是人创造的,人是一切职业的成功前提和根本,而人才资源更是学校的财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充分地用人是当今管理者成败之关键,也是学校发展兴衰的关键。
1、利用的人
A、授予的职权十分有限,不会影响大局;
C、一般很短,期满需要重新任命;
E、具有一定的伪装性,被利用对象往往察觉不出自己受到了利用;
2、使用的人
A、达到70%以上的员工都是被使用对象;
C、在一般情况下,对被使用对象具有宽容的态度;
E、注意在制度化的基础上引入公正、合理的竞争等。
重用是一种带有战略性的用人抉择。被重用的人才要求德才兼备,品格与素质的高低往往决定着这个企业管理系统和重要部门的业绩。重用的恰当与否,通常会对事态的发展产生极其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A、信任度最高;感情因素居主导地位;
C、下属都有进一步得宠或突然失宠的可能性;
有时管理者求才心切,发现某人有一技之长,便不加深研委以重任。不知,有些人虽学有所长,但由于自身的某一方面存在致命的弱点,有朝一日说不定会因此坏了企业的大事。所以对这些人应量才而用,不可轻易重用。
投机型的人善于察言观色,把自己作为商品,谋求在人才市场上讨个好价钱,在工作上专好讨价还价。这些淘金者往往以另谋更好的职业为由,而对当前诚聘他们的企业施加压力,以使该企业管理者给他们以晋升或增加工资的机会。他们谋取、要求和利用被其他企业录用等理由,来加速他们在原企业的获得更多利益。
这种人根本不法容忍别人的建议或想法,对于这种自命不凡的人,高高挂起的心态只会引发人际关系的危机,对这种人的解决方法,最好是让其尝试独担大旗或做一些只有他自己看不起自己事情。
权力欲望过强的人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控制不住的野心。时时刻刻不忘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能力。这种人会以能力作为筹划,不择手段地向上爬,不达到目的暂不罢休。这种人在工作中往往不利于团结,常常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
虚荣型的人渴望自己是权势者朋友。这种人喜欢自吹自擂,缺乏实干精神,只要一有机会,就会滔滔不绝地向别人叙说他与某些有权力者的关系。实际上,这种人目的仍然会使出浑身的解数,使人相信他是做什么职位的好材料。实际上,其能力更多的是水份或只会信口开河的言词罢了。
对企业来说,如何把握要用的人与不重用的人,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提供参议的责任,关键是从品格与能力上评估,以业绩与人际上衡量,找到校对的事实和利于团结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