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是现在很多人饲养的动物之一,那么蟋蟀是怎么发声的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蟋蟀发声的原理,欢迎阅读!
蟋蟀的发声原理
在蟋蟀雄虫的前翅上,有旋涡纹状的翅膜.一边翅膀长着锉刀状的翅膜——弦器,另一边翅膀长着较硬翅膜——弹器.当这两种发音器相互摩擦,就能发出声音.蟋蟀长有“耳朵”——听器,可分辨同伴发出的声音,但“耳朵”不长在头上,而是长在大前脚的胫节(小腿)上,上面有薄膜,可感觉声音的振动.
雌蟋蟀的翅膀没有发声的构造,翅膀的花纹与雄蟋蟀不一样,腹部末端有条细长的产卵管,从这可以分辨出它的雌雄来。
蟋蟀的介绍
蟋蟀,又叫蛐蛐儿、促织、将军虫等,是一种十分可爱的小动物。别看他小,它可是同恐龙一个时代的“老古董”,距今已经有1.4亿年之久了。
蟋蟀善鸣好斗,它的叫声不像蝉那样聒噪,而是给人一种宁静、放松的感觉。在寂静无人的夜晚,披一件绒衣,泡一杯咖啡,笼一只蛐蛐儿,伴着它欢快的叫声,读书写字,是很惬意的一件事。
蟋蟀的叫,也是很有意思的,他不像我们人类靠声带发声,也不像鸟类靠鸣管发声,而是靠翅膀摩擦发声。蟋蟀的发音器在前翅上,那里长有一对旋涡纹状的翅膜,右边的翅膀长有锉刀状的翅膜,左边翅膀是硬刺状的翅膜,当翅膀张开左右摩擦时,就会发出音调。
蟋蟀只有雄虫会叫,雌虫因为没有发音器,是不会叫的。所以说,雄虫鸣叫是“因为爱情”,当它们发现“长相甜美、气质出众的美女”时,会发出清亮婉转的叫声来向雌虫求爱。
蟋蟀的叫声在昆虫中是最为丰富多彩的,当求爱成功,它们会交尾以繁衍后代,这时雄虫就会发出表示愉快的鸣叫,好像在说:“我要当爸爸了!”
当两只雄虫遇到一起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两雄相遇勇者胜,它们会发出挑衅般的叫声。而最终的胜利者就会发出清晰明亮、连续不断的叫声,而且声音最高,似乎是在炫耀自己的胜利。
如果没有相遇,只是在很远的地方听到了彼此的叫声,它们仍会提高警惕,发出短促、激烈的叫声,来提醒对方,固有领土,不容侵犯。
当然,还有一种叫声就是我们平常听到的,闲来无事自娱自乐的“哼小调”。音色清晰、洪亮,我们可以通过它此时的鸣叫来分辨他们的品质如何。
蟋蟀的叫声大致上就分为这五种,不同情况下会发出不同的叫声,这需要我们去仔细的聆听。漫步于深秋的田野中,你会听到此起彼伏的叫声,这时你驻足聆听,就会知道这群小家伙在干嘛了。
蟋蟀善鸣,但它的好斗也同样出名,斗蟋蟀在我国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据记载,唐朝的时候,斗蟋蟀才开始流行,所以说,电视剧《三国演义》里,曹丕与斗蟋蟀的仆人路遇五步蛇的情节,是无中生有的。
蟋蟀喜独居,所以相遇就会互斗,撕咬、顶撞,直到其中一只认输逃跑,这时,胜利的一方就会发出得意的鸣叫。山东宁津县出产的蟋蟀以个头大,牙尖嘴利,勇猛无比著称于世,多次获得国内外大赛冠军。
饲养蟋蟀,无论是为了聆听它们美妙的叫声,还是为了娱乐而逗蟋蟀,都不要忘了这只是为了陶冶性情,不要为此而耽误了学业,要知道玩物者丧志。
蟋蟀的长繁殖方法
蟋蟀的繁殖经过卵 -> 若虫 -> 成虫过程,属不完全变态。
蟋蟀腹部末端有一根产卵管,产卵时插入土中。常见的蟋蟀(如北京油葫芦)每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卵单产,产在杂草多而向阳的田埂、坟地、草堆边缘的土中。
越冬卵于10月产下,第二年4~5月孵化为若虫。花生大蟋在广西1年1代,若虫在土穴中越冬,翌年3~4月出土,危害花生幼苗。初孵若虫群居,数天后外出觅食,各自分别掘穴。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继续为害。
若虫蜕皮6次(即6个龄期),每次3~4天,共需20~25天羽化为成虫。成虫寿命141~151天。成虫、若虫穴居深达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简单,只有一个逃避孔。在产卵前增建3~5个供产卵用的支穴,并出外搜索花生嫩茎叶和种子,运回穴内储存,以供饲养初孵的若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