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箫是现在常见的乐器之一,那么大家知道洞箫是如何发声的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洞箫的发声原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洞箫的发声原理
箫发音的激发方法是用气柱,把气吹到吹口的棱上时产生边棱音,当气流速度由零逐渐增加时,开始只有边棱音,强度很低,频率随着风速增加,当频率接近箫管的基频时,箫管就把控制接过去,频率变成箫管的基频,强度也立刻增大很多,此时所激发的音即每个孔的第一八度(筒音做5时,即低音567和中音1234这几个音——半音先不管)。风速继续增加时,频率不变,强度增加,边棱音完全听不到,风速再增,边棱音的频率接近箫管的第二谐音时,频率就突然跳到二倍频率,音调提高一个倍频程,即会激发每个孔的第二八度(当筒音做5时,即中音567和高音1234).如此继续下去,可逐渐激发基音的三倍频程、四倍频程、五倍频程等(以筒音为例,筒音做5时,可激发低音5、中音5、高音2、高音5、高音7、倍高音2,限于水平,俺只能吹出六个音,更高的音,要么吹不出来,要么音高偏离过大)。
激发箫管的声音时,气流速度必须在一定范围内,风门离吹口的棱也要有一定距离,激发才有效。管的频率和声速成正比,而声速和绝对温度平方根成正比,所以管的频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因人的原因,吹一段时间以后,由于热气的影响,频率要提高一些。
洞箫的音色
简述
箫同笛的发声原理完全相同,即:从口缝中喷出的气流(即口风)至箫笛吹口处,经过吹口尖棱的分劈后产生涡旋而形成没有稳定音高的边棱音。边棱音再经过管内气柱的谐振,就可获得稳定的音高。
箫和笛由于激振方法的差异,共鸣方法的不同(笛贴有笛膜,箫却无),不仅音量相差悬殊,音色也就迥然不同。笛子的音色粗犷、高昂、清脆、嘹亮,而洞箫却柔弱、秀雅。
洞箫由于音量小,用途不及笛子广,厂家对洞箫的制作不象笛子那样讲求。因此,要觅得一支音色纯美的洞箫不容易。
影响音色
影响洞箫音色有三方面因素,即所选材料是否得当、制作是否科学,以及演奏方法是否正确。
一、选材
制作洞箫,多选用紫竹。竹子要老结(4-5龄),纤维要细密紧实,竹材要阴干烘透,粗细得当。4-5龄的竹子最壮实,容重最大,3龄以下太嫩,超过5龄已逐渐衰老。竹材当然以紧实为好,对于粗细相当的竹材,以选择质量较大的为好,因为这样的竹材不仅密度高而且也会比较厚实,这样方便在制作的时候打磨出理想的内径。
箫以九节为贵。因为在一定长度之内,节越多,竹越是接近根部。接近根部的竹,密度较大,且两端有较大的管径差,极有利于共鸣。现今有些人选材,为慕九节之名,将箫身留得很长。这不仅给演奏带来不便,也有损美观。
二、制作工艺
洞箫音色的优劣,亦取决于制作工艺。现今的制作工人和演奏者,为了追求较大的音量,而将吹孔开成方形,也就失去了箫韵。实际上要把洞箫制作好也不难,关键是要开好吹孔。由于竹子的千差万别,对吹孔的开法不能千遍一律,但仍以半圆形为好。传统的制作方法是使用画线板制作,现在在一些批量化生产的工厂里这种制作方法是比较常见的。
三、演奏方法
洞箫为次中音乐器,音区比曲笛低纯四度,音域与笛子相似。
洞箫的历史
箫的来历
箫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我国考古发掘最早的乐器是属于新石器时期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骨笛,距今有八千多年的历史。贾湖遗址延续1500年即9000年前到7500年前,发现的骨笛包括5孔,6孔,7孔,8孔,众多实物证明,骨笛在此由5孔发展到8孔的完整历程。历史上亦称为笛,唐以后方专指竖吹之笛。原称“洞箫”,现简称“箫”。我国古老的 吹奏乐器。历史悠久, 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
箫笛同源,都是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新石器时代开始以竹制作。在 秦汉至唐,箫是指编管的 排箫。
洞箫相传此种乐器原出于羌中。清代以前的箫多指排箫, 汉代的陶俑和 嘉峪关魏晋墓室 碑画上,已可见到吹洞箫的形象。但单管箫当时多称“笛”。
箫在汉代时称为“�”、“竖�”或“ 羌笛”。羌笛原为古代居住在四川、甘肃一带的 羌族人民的乐器,最初只有4孔(3个音孔加管口1孔),西汉京房(字君明,公元前77~前37年)在后面加了一个最高音孔后,成为5孔箫。
箫的发展
西晋乐工列和、中书监荀勖所改革的笛为6 孔(前5、后1),其形制与 今天的箫已非常相似了。东晋的桓伊,擅长音乐,他有一支 蔡邕的柯亭笛(箫),是江南数第一的吹箫名手,地位和声望都已很高。他曾为素不相识的 王徽之吹奏过三段乐曲,在历史上被传为佳话。
魏、晋、南北朝时,箫已用于独奏、合奏,并在伴奏相和歌的乐队中使用。
唐代以前, 笛箫通常不分,至唐代,出现了前面六孔、旁边一孔,加有竹膜的 笛子,此时笛箫概念基本分开,横吹为笛,竖吹为箫。
清代,箫的形制完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