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连发三文,关于中小学教育改革!近日,教育部刚刚印发三大重磅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
其中,《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简称《考试命题意见》)指出,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科学命题,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促进学生认真学好每门课程,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学业。
另《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简称《实验教学意见》)指出,把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和能力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努力构建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相适应、与课程标准要求相统一的实验教学体系。
2023年前要将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依据;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有条件的地区可将理化生实验操作纳入省级统一考试。
同时,《实验教学意见》强调要注重加强实验教学与多学科融合教育、编程教育、创客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践等有机融合,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鼓励学校向学生开放实验室,方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独立或小组合作方式开展实验探究,广泛利用校外资源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定期举办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技能竞赛。
这些新政策的出台,正在提醒着家长朋友们,教育风向标正在发生新的变革——人工智能教育、编程教育已经来势汹汹、势不可挡!
教育必须具备前瞻性,今天的教育,是为了我们的孩子在10年甚至20年后,能够从容面对未来世界而打的基础。
未来是人工智能时代,而人工智能教育的核心是编程思维。
作为家长,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我们可以为孩子提前规划。因为任何人工智能的实现都离不开编程,所以编程将成为人工智能时代中一种基础的、 核心的技能。
很多父母都会有这种疑问,现在的少儿编程课到底在教孩子什么,难道不是在教孩子写代码吗?
首先,家长们必须明确一点,编程教育≠敲代码,而是帮孩子建立严密的编程思维!
编程教育≠学写代码
虽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编程教育需要依托于编程语言,但是少儿编程绝对不等于敲代码!
少儿编程教育需要匹配孩子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遵循特定年龄阶段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切忌生搬硬套面向成人的职业编程技能培训内容。
一般而言,应该选择一些趣味性的编程游戏用作低龄儿童的编程启蒙;随后通过图形化的编程语言、积木拼搭式的编程工具,以动手实践的方式体验编程乐趣并逐步掌握模块、控制、执行等编程概念。
最后,在尊重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面向高龄少年引入生产型的高级编程语言,强化计算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里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把少儿编程粗略划分为启蒙、体验、拓展三个阶段,分别罗列一些备选的编程教学内容。少儿编程更多的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编程背后的思想。
学习编程对孩子的帮助
1.强化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可能会有不少家长觉得,学习少儿编程能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的说法太过空泛。
但当我们面对复杂繁琐的步骤头疼不已时,编程锻炼出来的思维方式能够高效地将问题化繁为简,这就是编程之所以不仅仅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还进入了中小学课堂的原因。
2.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细心度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而编程学习却是一个要求非常专注的学习过程,这对大部分较低龄的孩子来说是一项很大的挑战。不过编程学习有一个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巨大优势就是可以实现游戏化学习,而且趣味性十足。
3.增加孩子的抽象思考能力
抽象逻辑思维是一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通过概括、判断和推理进行的高级思维方式。一般情况下,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在 3-7 岁开始萌芽,7-15 岁迅速发展。
这种思维,不仅需要家长的引导,还需要孩子不断地接触新事物和学习。而学习编程,就像学习第二外国语一样。
如果说学外语是为了跟外国人沟通,学习程序就是为了跟计算机沟通。更有趣的是,你碰到老外不会说英文还可以比手画脚,跟电脑可不行。
这意味着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更需要一种化具体为抽象的能力,编写正确的程序,让程序能够按照孩子想象的方式运行,这是集思广益的过程。
智能时代的到来,编程已不是工程师的专利,编程会成为下一个"通用语言"......
未来的新世界就像新科技一样,成倍速更迭变化。孩子所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将远超我们所能预见。但科技却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早地发现了自我价值,而掌握核心技术的人也更快地拉开了与同龄人之间的距离。
我们希望每个人孩子的未来,拥有足够有保障,他们掌握核心编程语言,以一种很酷的方式融入后互联网时代,也能在科技代码世界里成就人生,游刃有余地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