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幼儿教育与西方国家有哪些差异,说到这个话题,我们先来看看这一段话,在中国,同一个小朋友,从幼儿园回来却是干干净净,鞋子和衣裤都一丝不苟,仿佛从未在身上穿过一样……而在澳洲,每天从幼儿园回来,鞋子袜子和头发里,一定装了很多的沙粒,下面我们来看看差异体现在哪里。
1、幼儿园设施差异大
中国幼儿园硬件设施略胜一筹,普遍偏新偏高级,一般幼儿园都是为建园专门设计的建筑。
相比之下,澳洲的幼儿园则多屈居在普通民居内,一般都只是在民居平房原来的格局上做进一步的修改,装上相应的儿童保护措施,把民居的后院布置为室外游乐场所,就是一个幼儿园了。只有少数私校的附带幼儿园才有专门为建园而设计修建的建筑。
2、师生比例差异大
在澳大利亚,政府规定的幼教师生比例是1:4,也就是每四个小孩就要有一个老师负责看管。
在中国上幼儿园,每个班估计有二三十人,老师不超过三个。比例大概为1:10。当然,这样的比例是根据国情制定的,中国人口多,幼教的地位和收入或许还做不到吸引大量的人才加入,人手短缺,师生比例自然不可能提高。
园内活动内容有很大的区别,其中在体育运动和游戏活动上的区别尤为突出。在体育运动方面,中国幼儿园运动场地的设施不差,可是却没被充分利用。不知是我没看到还是了解不够,除了每天早上一入园的集体体操,平时孩子们好像很少有机会到户外活动。就说这个早操吧,一开始我还觉得蛮有趣的,因为孩子能从中学到一些儿歌和音乐。可是时间长了发现每天都是同样的动作和歌曲,孩子们不免厌烦,懒洋洋地随便抬抬腿伸伸脚,动作根本不到位,难以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其实,这个年龄的小孩子本来就是爱跑爱跳的,就算不让他们集体做操,他们肯定也会一刻不停。与其让他们过早地做一成不变的早操,为何不用这个时间让孩子们在户外自由自在地跑跑跳跳玩玩滑梯骑骑单车呢?
国外的幼儿园也许设施不够先进,可是只要没下雨,无论春夏秋冬孩子们都会被允许出去室外玩耍,老师们也很强调室外运动与呼吸新鲜空气的重要性。还记得一个老师曾经跟我说过:在外面玩永远是自己喜欢的!
3、游戏活动方式不同
一般来说,一切有可能让小孩子把自己衣服弄脏的游戏,如玩沙子,玩水,画油画等,往往都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在国外,每个幼儿园必备一个室外沙池,里面装着卫生的细沙,还配有很多能盛沙的锅碗瓢盆铲子杯子,供孩子们尽情地玩耍;夏天孩子们能享受到玩水玩冰块的快乐;在室内,则一定有一个艺术角,供喜欢画画的小画家们自由发挥。
在澳洲,每天从幼儿园回来,鞋子袜子和头发里,一定装了很多的沙粒。她的鞋子如果不在门外抖一抖是不敢拿进家里的。倒出来的沙子往往能在门前堆个小山堆。衣服上和手上有时候有没洗干净的颜料,一看就知道今天又当了一回小画家。
可是在中国,同一个小朋友,从幼儿园回来却是干干净净,鞋子和衣裤都一丝不苟,仿佛从未在身上穿过一样。后来一问才知道,这个幼儿园竟没有沙池,而且这种情况是普遍现象。
当然,不是非要把孩子弄得脏兮兮一团糟才是成功的教育,但是,因为怕摔了孩子而不让他们自由地奔跑,因为怕沙子进眼睛而连沙池都干脆不设,这样过度保护,过度限制,因噎废食,孩子们的天性是否就会因此被慢慢泯灭呢?
4、对孩子个体差异的尊重程度不一样
在中国,园里面的活动大都以老师指定的团体活动为主,就我能看到的几段时间来说,基本没见过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地活动。例如,每天一早入园第一件事,就是集体早操。从小小班到大班的小朋友全部都排列整齐地站在自己的位子上跟着老师做一模一样的动作。这在澳洲是从没有见过的。
再说玩滑梯这件简单的事:孩子平时在外自由玩滑梯的时候,一会从楼梯上,一会从管子爬,一会又会从滑梯上倒着往上走,滑下来的时候更是花样多多,什么坐着滑,躺着滑,还有头朝下趴着滑,玩得非常自由开心。可是国内的幼儿园,居然连玩滑梯的时间都是有组织的:小朋友们必须排成队,一个接一个从楼梯走上去,再从简单的直滑梯上滑下来,显得简单呆板,没有任何创新。
我想,小孩子天生都是有极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玩这么一件简单的事,如果都要规定他们怎么做,而且必须人人一样,那么将来还期待他们能做出什么创新呢?据了解,一天里其他的活动也大多如此,都是在固定的时间里老师拿出指定的玩具或设备,让所有的孩子玩一样的东西。
在澳洲,只有两个时间段会出现所有孩子做相同事情的情况。一个是进餐时间,另外一个就是每天的“集体时间”里,老师在地上铺一个毯子,所有小朋友自由择位席地而坐,听老师讲故事或是唱儿歌。就算如此,如果有的孩子真的很不想参加,也能被允许在一个角落进行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其他时间段里,孩子们都能自由选择那天那刻自己正好感兴趣的活动来参加:画画、手工、看书、积木、在厨房角玩过家家或者是到院子里自由活动。院子里有着各种有趣的东西:植物角、多组合滑梯、大大的沙池、平衡木、三轮车等。这样的一种教育方式,更能培养孩子的主见和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