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对教育培训机构带来哪些深远影响

“双减”政策对教育培训机构带来哪些深远影响,这次的“双减”政策一针见血。从少儿到高中,从学科到素质兴趣班的所有培训内容,都在准入门槛、业务时间、资本运作等问题上进行了细致的规范。

“双减”政策对教育培训机构带来哪些深远影响.jpg


在教育培训公司资本化规范方面,政策明确规定学科培训机构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经营;上市公司不得以股票市场融资方式投资学科培训机构,不得以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学科培训机构资产;外资不得通过并购、委托经营、连锁加盟、利用可变利益主体等方式控制或参与学科培训机构。对违反规定的,予以清理整改。

这将导致在线教育不再是投资热点,资本进入该行业也没有退出渠道,进入行业的热钱不得不想办法撤退。

在培训机构准入门槛方面,政策明确规定,各地区不再批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新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这将导致创业者无论是理想主义的还是机会主义,都不可能进入教育培训行业。

关于培训业务发展的时机,政策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利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科培训。在线培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视力,每节课不超过30分钟,课间间隔不少于10分钟,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1点。

这将导致教育培训机构的业务发展时间大大缩短,业务量减少,生存空间大大压缩。

在公司资金使用方面,政策明确规定,严格控制资金过度流入培训机构。培训机构的融资和收费应当主要用于培训业务经营,坚决禁止以虚假原价、虚假折扣、虚假宣传等方式进行业务推广。

这将导致以往基于流量和资本的信息流推广战不能再出现,内容和口碑是赢得用户的关键。

针对培训公司的产品形式和对师资的要求,政策明确规定,在线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的不良学习方式。在中国境内招聘外籍人员的机构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严禁在境外聘用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

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以外的控制,政策明确规定,学前、高中阶段也实行严格控制。不得开展学前儿童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学前过渡班、思维训练等名义开展学前儿童线下学科(含外语)培训。各地不再批准新建学龄前儿童校外培训机构和普通高中生学科校外培训机构。

这将导致以往教育培训企业为了拓展市场、拓展少儿业务,过去常常将适龄人群扩大,而扩大适龄人群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

对于非学科内容的监管要求,政策明确规定,各地区要对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进行区分,明确相应主管部门。严格查处不具备相应资质、未申请批准开展多点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这将导致除了学科内容外,素质教育等培训内容还必须经过审批,并取得相关资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