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如何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

          孩子从七八个月开始就会出现分离焦虑,并且在孩子三岁左右要入园时,也都会经历一次分离焦虑期。众所周知,幼儿园并不好进,除了好园难求,赞助费高以外,最让妈妈发愁的就是孩子的分离焦虑。

  几乎所有的孩子入园最初的过程都很痛苦,常常能在幼儿园门口看到这样“凄惨”的情景:孩子在屋里哭,妈妈或者姥姥奶奶在屋外哭。

  那么孩子为什么不愿意上幼儿园呢?孩子真的有分离焦虑吗?真的像有的妈妈说的,只要狠心的把孩子扔进去就万事大吉了吗?如果孩子实在不想去幼儿园,能用骗的方法让他进去吗?一个个的问题都困扰着新入园宝宝的妈妈们。

  什么叫分离焦虑

  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与某个人产生亲密的情感连接后又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伤心、痛苦的情绪,并表示拒绝分离。它是婴儿焦虑症的一种类型,多发于学龄前期。

  肾上腺皮质醇激素结构

  在入园的第一个星期,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孩子会焦虑。正常人肾上腺皮质醇激素在上午的时候会高,到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会降下来,但是,刚入园的孩子经过唾液测试,发现,肾上腺皮质醇激素一整天都降不下来。

  分离焦虑表现出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反抗阶段,孩子会嚎啕大哭,又踢又闹,表现得非常激烈;

  第二个阶段为失望阶段,断断续续哭泣,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第三个阶段为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父母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出现分离焦虑的原因

  1

  孩子以为妈妈丢了

  在没有做好入园前的工作时,孩子不认为家长是把他放在幼儿园后才离开的,而是会认为是妈妈丢了,孩子之前一直和妈妈在一起,突然一下找不到妈妈会非常着急,所以一整天都处于东张西望找妈妈的状态,在那时做其他的事情都不能安心。

  所以我们要提前给孩子一个交代,宝宝你去上幼儿园,而妈妈去上班,并不是妈妈丢了。

  2

  环境的改变

  家是孩子呆得时间最长的地方,家里的环境是他最熟悉的地方。可是到了幼儿园一切都不同了,包括用餐的饭桌、用具,睡觉的床等都有变化,所以孩子觉得整个环境都变得陌生。

  3

  主要监护人的改变

  在孩子入园的时候,离开了熟悉的主要监护人(父母、祖父母),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同还时出现了很多陌生人,包括他几乎不认识的老师与其他小朋友,并且在家里的时候孩子与主要监护人是一对一对的交流,而现在是几个老师对一群小朋友,孩子有要求,老师也未必可以听得到、能被满足,孩子会觉得自己不被关注。

  4

  生活规律和习惯的改变

  每个孩子的生活习惯是不同的,比如孩子的起床时间,睡觉时间都不相同。而幼儿园是集体生活,孩子需要统一行动,比如午睡、喝水、上洗手间,这对刚入园的孩子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有两件事一定要在非常放松的状态下才可以做到:睡觉与拉粑粑。特别是对孩子来说,一旦在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这两件事会做不好,从而产生焦虑而坚决不上幼儿园。

  5

  对孩子要求的改变

  孩子在家里的时候,会被呵护的特别好,家长基本上对孩子有求必应。而当孩子到幼儿园以后,会感到很多的不适应。因为幼儿园不能满足每个小朋友的喜好,比如饭菜口味的偏好;有的小朋友不能自立,诸如穿衣服,上厕等事情在幼儿园里都要自己来做。当孩子袜子穿不好,裤子脱不下,而产生挫败感时,也会给孩子带来焦虑。并且有的能力弱一点,体能差一点的孩子就可能会在幼儿园被小朋友欺负,这也会给孩子带来焦虑。

  导致分离焦虑轻重程度不同的原因

  孩子刚入园,第一周都会哭闹,这很正常,但是,每个孩子的表现不一样,有的孩子可能就哭闹一周,有的孩子会哭闹一个月,有的孩子会哭闹三个月;每个孩子焦虑的程度不一样,有的孩子只是哭闹而已,而有的孩子会真的患上比较严重的分离焦虑症,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孩子分离焦虑程度轻重的不同呢?

  1

  天生的个性差异

  孩子的性格分为红色,黄色,蓝色,绿色。不同颜色的孩子性格差异很大。

  红色性格的孩子天生外向,像一个天生的外交家。在入园后,可能前三天也会哭也会闹,但是很快就能适应。

  黄色性格的孩子比较胆大,比较目标导向,比较有竞争力,比较好强,他们也会比较快的适应一个陌生的环境。

  绿色性格的孩子比较内向,倾向于去追随别人,不能很快的去结交小朋友,而会等着别人来点燃自己。

  蓝色性格的孩子喜欢自顾自的玩儿,享受自己一个人呆着的氛围,当他到了幼儿园看到很多陌生的老师与小朋友的时候会不舒服,他不能快速的进入这个角色,进入这个氛围,所以蓝色的内向的小朋友可能适应的时间,要更长一些。

  2

  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

  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教养方式。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家庭,家长会鼓励孩子多接触新环境和新朋友,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会较强。反之那些比较溺爱的,凡事包办代替的家庭里出来的孩子,他的适应力就会差些。

  3

  寄宿幼儿园

  寄宿幼儿园会导致有些孩子严重的分离焦虑,寄宿,是另一种形式上的遗弃。儿童与父母情感的链接仅有血缘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相处时间的长度和频次。

  在没有任何的过渡的情况下,直接把孩子托管到寄宿幼儿园,一呆就呆一周,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大的打击。因为没有让孩子缓冲的时间,孩子上的是全日制幼儿园,他还有盼头,可以等着父母来接,接回家以后孩子可以在家里进行释放。但是托管到寄宿幼儿园后,孩子白天和晚上都在幼儿园,全天处于紧张状态,在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并且晚上和很多陌生人在一起睡觉,是睡不好的,有的甚至是睡不着的。孩子长期睡不好觉,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孩子就会出现一些焦虑症状。

  4

  突发的应激事件

  应激事件导致孩子严重的分离焦虑,常常是因为孩子生病住院所产生的。这种应激事件产生的焦虑需要一段时间的修复,家长需要给予足够的耐心。不要不耐烦于孩子的任性、不听话,父母可以做到的就是去安抚孩子,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从而让孩子主动地、慢慢地与父母分离。

  应对分离焦虑的措施

  第一、对孩子多灌输一些幼儿园的概念,让孩子提前了解幼儿园,向孩子多描述幼儿园的情景。

  第二、做入园前的适应教育。主要监护人有意识地离开孩子一段时间,让孩子慢慢习惯和其他人相处。

  第三、让孩子有入园体验。让孩子在家人的陪伴下在幼儿园进行短期的体验,由不得不适应变为积极的、主动的、温和的适应,这种适应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孩子的入园焦虑。

  第四、帮孩子找个即将成为同学的好朋友。孩子在入园之前先认识同班的好朋友,会让孩子在幼儿园里更有安全感,并且当孩子不爱上学时,父母可以说好朋友在等你,让孩子因为和朋友一起上学这个动力去上幼儿园。

  第五、模拟训练幼儿园的生活,父母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对孩子进行一定的规则教育。

  第六、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教孩子独立的吃饭、穿衣服、喝水、上厕所等。在幼儿园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较好,就不容易有挫败感,并且如果能受到老师的表扬的话,还会产生成就感。

  第七、上幼儿园以后的欢迎告别仪式。每天早晨妈妈和孩子分开的时候,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孩子放学后一定会早早的来接他,这样孩子就不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回家后妈妈同样要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让孩子知道家里是有人在等他的,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是被需要、被想念的。

  第八、孩子在幼儿园呆一天会有很多的心理感受,引导孩子说出来,让孩子学会在交流中释放。但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愿意交流的,孩子不想说,妈妈就不要一再的追问,不要勉强。在刚入园的这个阶段,孩子情绪不太稳定,多理解、体谅孩子,不要批评、责骂孩子,避免让孩子委屈加委屈,要让孩子的不良情绪有个释放通道,释放的越多,释放的越快,孩子情绪也会平稳的越快。

  第九、说服入园。孩子上了三天幼儿园后,觉得幼儿园和爸爸妈妈之前说的有出入,会有很多的束缚不如在家里那么舒服后 ,会闹着不去。那么家长在第一周的时候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状况反复的说服孩子入园。每个妈妈都应该发现、发挥自己的智慧,在家庭教育领域里没有任何专家,对这个孩子的方式不一定适用于另一个孩子,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状况来发明创造出属于适合他的方式方法。

斯玛特美术

  但是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有一点不可取,就是不要骗孩子去上幼儿园,第一次他上当了,第二次她就不再信任你了,如果一个孩子对母亲失去了信任,那可就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情,就会为以后糟糕的亲子关系埋下隐患,所以欺骗这招轻易不能用。

  我们可以对孩子说:你看宝宝,爸爸妈妈每天都要去上班,宝宝要和爸爸妈妈一样,你也去幼儿园上班好不好?爸爸妈妈上班,你也去上班,爸爸妈妈下班,我们就去接宝宝下班。这是用孩子的模仿心理来促使孩子模仿家长。

  第十、坦然面对反复。孩子9月份上幼儿园,在这第一个月是适应时期,会闹腾一阵儿。然后就到十一长假了,孩子就会放假在家。很多家长发现长假过后,孩子会生病发烧,这是因为分离焦虑引起的,焦虑是会在之后有躯体上的反应的。在十一时孩子会放松下来,一般都会生场病,表现为发烧、感冒。生完病之后的孩子再一次入园又会产生困难。因为孩子享受在家里呆着的氛围,并且这时候孩子也有经验了,知道幼儿园都是怎么回事了,可能反而更不愿意去幼儿园。这时爸爸妈妈更要有耐心的去说服孩子,让孩子再次入园。这次入园成功以后,基本上就会稳定很长一段时间。孩子的成长是呈螺旋式上升的,会反复,而反复以后再进步,是很稳定的进步,就是孩子的成熟,因此我们要坦然面对孩子一次次的反复。

  让孩子从心理上真正接受幼儿园,是一件必须做的事情,因此妥善处理孩子的分离焦虑,让孩子入园变得轻松愉快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上幼儿园是一个孩子社会化的开始,也是孩子生命旅程中一次新的篇章。希望家长能够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来给孩子列出具体的入园计划与措施,一点点的帮助孩子做好入园的准备,解决分离焦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