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美术教育越来越受欢迎的情况下,很多美术机构也开始盲目的推崇各种教育课堂,我们知道图式期是儿童绘画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儿童用简洁的方式表达他们所关注的日益扩展、日益复杂的周围世界,这种充满韵味的表达方式有时连艺术大师也为之叹服。因此,教师应尊重、保护儿童这个创作时期所运用的方法,不要以成人的审美眼光评估、修改儿童画,压抑儿童的创作欲望与热情,抹煞儿童的创作天赋。
一、儿童美术教育如何从培养兴趣着手?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绘画来说也不例外。孩子们大多喜欢涂涂画画、剪剪贴贴。但一旦正式开始,他们往往非常敏感,家长和老师稍有不注意,容易打消孩子的热情,一旦热情减退,很多孩子就不敢轻易下笔,从而逐渐彻底失去画画的兴趣,这种情况在我们国家到处都是。
一旦孩子处在这种时期,我们可以结合幼儿绘画中出现的"泛灵论"的特点来理解,“儿童认为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有意识的。”所以,在儿童作画前,我就运用拟人的手法,如太阳公公,月亮是婆婆,星星是姐姐,老树皱着眉头,花儿微笑等激发他们的童心。
另外,让那些不想画画的儿童坐在旁边看别的孩子画,同时以轻松的口吻讲述画画是多么有趣。那些不想画画的孩子在这些情景的刺激下,也会逐渐产生画画的欲望,孩子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快乐地参加了活动。在活动中得到锻炼,获得成功,兴趣得到培养。
二、教师应为儿童美术教育提供怎样主动学习的环境
儿童的发展是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美术绘画活动中,什么样的环境才能有助于儿童的主动学习,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呢?我认为应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其中一个方面是美化活动环境。儿童的艺术行为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参加六一儿童作品展,他们往往表现出比往日更加浓厚的创作兴趣和热情,这是因为儿童接受了来自特定环境的信息和刺激。
因此,在日常生活和教学场景中,可通过展示儿童绘画作品,布置艺术图片及装饰品,来装饰教育环境,并让儿童参与设计与布置,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为儿童美术教育提供创作丰富的美术活动材料,让儿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这样做,不仅可以满足儿童的兴趣和表现需要,而且有利于儿童在探索中独立地获得学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