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时代的妈妈,应该都很了解婴幼儿早教。妈妈们都希望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早期教育。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宝宝也开始跟着妈妈走进教室,上起亲子班、早教课。下面随第一宝宝小编一起看下,妈咪们带宝宝上早教的的一些认识与理解。
妈妈带宝宝上早教课的感受与分享
奇奇在0-1岁时,我带他参加过三次体验课,并没有接受系统的课程训练。对早教课的感受是:
(1)课程内容以游戏为主,借助不同的玩具帮助孩子认知,另外,训练宝宝的运动本领,比如爬行,还有就是让家长和宝宝一起做操、唱歌跳舞等。
(2)宝宝太小,完全不理解老师的要求,也不配合老师的安排。
(3)每次课的时间短,节奏太快了,宝宝的自主活动经常被打断,比如老师给他一个几何形状的积木,他正感兴趣地玩着呢,老师又让放回去,拿出另一个皮球。
(4)大人可是累的够呛啊,一会趴下做操一会绕着圈跑,一会举着孩子蹦蹦跳跳,孩子还莫名其妙呢,我却累的满头大汗。
我放弃早教课的理由:
(1)早教课程的内容我在家完全可以做到,我具有早教理念,并且可以从网络、杂志、报纸、书本上获取足够丰富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方法。
(2)早教课需要持之以恒,由于工作关系我不能保证每一节课都陪孩子去,所以干脆放弃固定时间,还不如平时就因时因地的实行早教。
(3)我觉得每周花50分钟去上一趟早教课,意义并不大。天底下最好的老师就是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教孩子,注意锻炼孩子的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习惯、建立完善的性格等等。我从来不认为,去专业的早教机构上早教课是必需的。对于早教课,家长必须端正认识。
妈妈们关于早教课程的错误理解与认识
NO.1 早教课的主体是孩子
很多家长以为,上早教课就是把孩子扔到课堂上,去跟着老师学东西。所以,自己心不在焉,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在一旁聊天或随意走动或者打电话。其实,早教课,教的是家长,不是孩子!
早教课的意义在于帮助父母建立科学的早期教育理念,了解一些育儿知识,包括饮食、健康和开发智力等等;帮助家长及时把握宝宝的敏感期,协助宝宝一起感受新事物;让家长懂得孩子在每个成长阶段的特点、兴趣和能力;强调亲子互动,使家长通过与孩子共同游戏,掌握一些教育的方法与技能,等等。这就是为什么前面我说,感觉上早教课我比孩子还累的原因。因为,真正受教育的,是我啊。
NO.2 早教课的责任在老师
有些家长把教育的责任全部寄托在早教课的老师身上,以为早教课的老师就像幼儿园老师或者小学老师一样,教书育人。其实,早教课的老师,主要是示范和引导,帮助家长和孩子进行互动游戏。
很多家长花钱报了早教班,因为自己工作繁忙,就让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保姆,来陪孩子参加早教课,完成“陪读”的角色,心想反正有老师嘛。这都是不对的,最好由父母亲自陪伴孩子参加早教班,才能起到受教育的目的。
NO.3 早教课是开发智力,能让孩子更聪明
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只要上了早教课,我的孩子就会更聪明,就比其他孩子赢了一个起跑线。其实,早期教育不仅局限于智力开发,早教也不是培养“神童”,早教课的内容还包括为孩子创建一个成长环境,引发孩子的探索行为,促进孩子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认知能力、情绪和社会行为这五大领域的全面发展。早教班并不是想象的神奇班,不是所有上过早教的孩子将来就有所作为,而没上早教班的孩子就什么都不是。
NO.4 早教=早学习
曾听一个反对早教课的妈妈说:“现在的孩子真是累,大小便都不能自理,就要到处上课?还在吃奶的小屁孩,就开始学习?”她对早教课产生了一个误解,其实,早教课并不是让宝宝来学习知识的。
很多家长喜欢用“会认多少个字”、“会背多少首诗”、“会数几个数”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孩子早教的效果。然而,早教课的最大意义并不在于教会宝宝唱一首歌、认一个字或者背一首诗,而是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生动有趣,让宝宝学的开心,在游戏中提高宝宝的独立性、想象力、记忆力、专注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