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教育是面向儿童开展的科学启蒙教育,能够帮助儿童认识周围世界,获得相关的知识与经验。
幼儿科学教育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学习、工作以及成年后的发展,对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2年,教育部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将幼儿科学教育列为儿童身心发展五大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下,我国幼儿科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幼儿科学教育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导致这种差距的原因无疑是多重的,但对幼儿科学教育的误解是导致幼儿科学教育陷入尴尬处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误解一:幼儿的科学教育不需要太早
当前,不少园所的幼儿科学教育都陷入了“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的尴尬处境。
究其原因,这主要与幼儿教育工作者所持的传统教育观念密切相关。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儿童年龄比较小,并不能有效理解科学教育中的内容,即便开展了幼儿科学教育,其效果往往也并不理想。
由此认为,幼儿科学教育没必要太早,等到五六岁再开展即可。
皮亚杰曾说,“儿童就是科学家”。
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儿童是带着好奇来到这个世界的,他们渴望探索和了解这个世界。
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理论,在0—2岁的感知运算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探索和自发的试验,来发展肌肉的协调性与知觉,形成对世界的感性认识。
在2—7岁的前运算阶段,儿童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已经可以借助表象符号进行表象性思考。
也就是说,幼儿科学教育其实从2岁便可以开始了。
考虑到2岁的儿童处于由感知运算阶段到前运算阶段的转变时期,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幼儿科学教育都是从3岁开始。
虽然我国《指南》的要求亦是如此,但遗憾的是我国不少幼儿园并没有按此执行。
其实,幼儿科学教育重在过程,而不是传统教育观念所在意的结果。
以法国幼儿科学教育的开展为例,教师并不会给儿童直接灌输科学知识和技能,而是从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出发,创造条件,鼓励和激发他们去探索、去发现神秘的未知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儿童的科学思维与热爱科学的情感、态度,才是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意义所在。
误解二:男生比女生更擅长科学研究
一直以来,女性在科学领域的所占比例严重不足,科学领域的男女比例失衡问题几乎没有任何改观。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统计,欧盟顶级科研人员中仅有11%为女性,诺贝尔奖创立以来也只有不到3%的奖颁给了女科学家。
受此影响,不少幼儿教育工作者认为,男生比女生更擅长科学研究。
其实,男生比女生更擅长科学研究的观点已经被证明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珍妮特·海德(Janet Hyde)教授以全美中小学生为对象,在对约700万名学生科学课程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后发现,男生和女生的科学成绩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这一研究结果发表于2008年的《科学》杂志后,获得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认同。
201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通过PISA(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研究指出,虽然在高中毕业前男生和女生在科学领域的表现难分伯仲,但在高中毕业后,女生的职业生涯会逐渐远离科学领域。
珍妮特·海德教授认为,女生的职业生涯之所以会远离科学领域主要是受“男生比女生更擅长科学研究”的性别偏见影响。
因此,在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时,教师必须摒弃“性别偏见”,不仅要为每个儿童都种下一颗“科学”的种子,还要允许儿童在探索活动和回答提问中出现错误。
此外,还应尽可能关注隐藏在儿童给出答案背后的真实想法,尤其是女生的,经常问“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你打算怎么验证你的想法呢”这类的问题,充分挖掘并表扬幼儿的奇思妙想与富有创造性的做法,小心呵护儿童的好奇心,帮助他们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科学天赋与能力。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更多的女生在高中毕业后依然能够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选择自己喜欢的科学领域。
误解三:目标是学习科学知识与技能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下简称“双基”),逐渐成为公认的传统。
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深受“双基”传统的影响。
不少幼儿教育工作者认为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儿童掌握科学的“双基”。
“双基”之于幼儿科学教育的意义无疑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这些科学的“双基”可能很快就会老化、过时或得到新的发展,并不足以构成儿童未来发展或终身发展的基础。
例如,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撤销了“九大行星”中冥王星的行星“籍贯”,珠算逐渐被计算机和电子会计系统取代。
《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教育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让幼儿在体验和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不应囿于“双基”。
因为对儿童未来发展而言,比“双基”更有价值的是培养儿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形成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
因此,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实际上应包含“双基”“问题解决”与“科学思维”三个层次。
在幼儿科学教育的三层目标中,“双基”最为基础,“科学思维”作为幼儿科学教育课程的灵魂最为高级,“问题解决”在二者之间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意味着,教师在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时,不仅要让儿童经历“双基”的积累,还要让他们经历“问题解决”的基于情境的内化,唯有如此才有利于促进儿童“科学思维”的形成。
以“豚鼠喜欢吃什么”主题活动为例,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豚鼠、记录表与胡萝卜、生菜、苹果等食物。
在教学活动开始时,拿出食物让儿童辨认学习(基础知识),并让儿童大胆猜想豚鼠喜欢吃什么(提出问题),引导儿童在记录表上做好记录(作出假设)。
随后,教师启发并引导儿童把食物放到笼子中给豚鼠吃,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解决问题)。
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再组织儿童进行交流总结。
误解四:通过绘本与APP就可以实现科学教育
当前,关于幼儿科学教育的绘本与APP如雨后春笋。
《可爱的身体》、《第一次发现》、《小牛顿》等绘本以生动形象的图画和文字,开启儿童对世界全新的认知。
“人体探秘”“太阳系”“奇妙的机械”等科学APP以人机交互的方式,让儿童可以直观地学习到特定的科学知识。
不少幼儿教育工作者认为,幼儿科学教育通过这些绘本与APP让儿童自己玩就可以了。
不可否认的是,通过这些绘本与科学APP确实可以让儿童学习到一些特定的科学知识,但是幼儿科学教育的初衷并非仅仅如此,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培养儿童能够用科学思维来看待这个世界。
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费曼曾说:“我终身受用的科学思维,是父亲在我上学之前,在树林里教会我的。”
他认为,父亲的启发与引导式的科学启蒙造就了他的成功。
由此可见,“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影响幼儿科学教育能否取得预期成效的关键所在。
当然,这并不是说幼儿科学教育不需要相关的绘本与APP,而是不能过度依赖,变成“读科学”或者让科学探究活动流于形式。
简而言之,就是即便以绘本与APP为基础开展幼儿科学教育,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儿童喜闻乐见的绘本与APP中的内容进行导入,鼓励儿童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发儿童进一步探索的好奇心,让儿童在操作和探索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儿童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较为深刻的认知体验。
例如,在开展“认识影子”的主题活动时,教师可以从讲述《我和影子》绘本故事开始,通过小主人和影子的故事激发儿童对探究影子的好奇心,伴随着故事情节启发儿童思考“我是否也有一个好朋友叫影子呢”?“影子是如何产生的”?“影子和光有什么样的关系”?“影子有什么用处与不好的影响”等问题,并循序渐进地引导儿童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
唯有如此,儿童才能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真正获益。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范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