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幼儿园男教师的体育记忆

一位幼儿园男教师的体育记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位幼儿园男教师的体育记忆

自从2006年师范毕业,我一直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本以为学前教育毕业的我,幼儿园全科都没问题。但是,入园工作之后发现,男教师寥寥无几,很多同行,都习惯性地把男教师群体定位在幼儿体育领域。我自然地也被贴上幼儿体育的标签,就这样,一直走了13年。

刚开始觉得,跟孩子一起,就是开心的玩。比如草地上一起打滚、孩子坐在自己身上骑马、甚至把自己当成大树一样爬等等,孩子们能在我身上找到父系的资源,我已然知足。

在刚接触幼儿体育领域时,我没有过多关注幼儿走跑、跳投、钻爬等基本动作。现在,能深刻地体会到,基本动作是幼儿运动的第一步。

一位幼儿园男教师的体育记忆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推行,幼儿体育也赋予了更开放的价值。幼儿体育活动,要以适合幼儿的游戏形式开展,教师提供符合幼儿生理特点和学习方式的支持,实现基本动作、身体素质、学习品质、社会性品质等,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然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做课题。而且,课题的产生仅仅是在晨间户外运动的时候,与园长的一次对话。

“孩子们喜欢这个新玩具吗?”

“喜欢。”

“那就做个课题,研究一下呢?”

当时的我,着实有些抗拒,别人都在研究教育教学、课程开发、教师发展等等,一个棍子有什么研究价值?最终,迫于园长的威严,还是硬着头皮去了解课题是什么?怎么做课题?

后来,慢慢发现,教育无小事,教育是一件严肃、科学的事情。做课题更是一门学问,就是要带着问题去实践,理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就这样,从园级课题开始,到常州市“十二五”,江苏省“十二五”,再到江苏省“十三五”。

一位幼儿园男教师的体育记忆

幼儿棍球是直杆击球的运动项目,源于软式棍球,之所以称棍球,是因为购买的软式棍球不适合小中班幼儿,我们就自主研发了直头、弯头两代球棍。

课题研究立足幼儿健康领域,在课程游戏化建设的背景下,与语言、艺术、社会、科学等领域结合,研究出棍球游戏、棍球操、项目活动三个内容,并渗透到在幼儿园一日环节中,通过园本化棍球教学、快乐棍球操、棍球季三个路径进行实施。

项目本着草根研究的态度,确立了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基本立场,构建了课程游戏化背景下不同年龄段的一套课程体系,形成了TTO的一种研究模式,“全游戏”教学形式,凸显了内容开发、资源利用、园本实施、教师角色、目标贯穿的五维生态变革,建构了多主体、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梳理了69个棍球游戏,12个系列操节活动,6大主题系列活动。

一位幼儿园男教师的体育记忆

棍球课题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区内同行的一致好评,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目前,我已经作为棍球项目负责人,与无锡市部分幼儿园签订合作项目。

这一次课题研究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课题涉及到的教育教学、课程建设、教师发展等都体现出来。课题让我从一线教师逐渐变成研究型教师。

其实,也有很多同行不理解,十年就研究了一个球类运动,后悔过吗?有意义吗?

其实,我想说,一步一步地走来,除了累,更多的是开心,我收获了很多。教育是相通的,十年的棍球研究,让我明白了,游戏的价值和意义,幼儿主体地位的不动摇,才是对幼儿最大的尊重。

一位幼儿园男教师的体育记忆

趁此契机,对自己成长也进行了梳理:

发表在《幼儿教育导读》的第一篇论文《浅谈幼儿园体育“主题式”热身运动》;

发表在《幼儿100》的第一篇原创案例《欢乐绳》;

第一次公开课《勇闯侏罗纪》

第一个课题“幼儿棍球活动的创编与实践研究”。

到2019年,本人撰写幼儿体育相关论文35篇,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幼儿教育导读》《早期教育》《学前教育》等幼教刊物,并创建了“幼儿棍球研究与推广中心”公众号,也算是无愧于体育人的职责和担当。

图源|郝卫锋

编辑|蒋美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