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基础打不好,影响中国孩子一生,下面一起来看看。
一、“大语文”在升学时的重要性
面试当天,有家长就感慨,这些年来抓孩子英语抓得紧,但孩子的中文水平反倒平平常常,可这次报考的一所知名双语学校,面试题英语不难,没想到最终倒在语文综合素养上。
1、 幼升小
其实,研究一下幼升小、小升初的题目,你就会发现,“大语文”类近年来的比重越来越高。比如,幼升小几乎每校必考的看图说话,考察的就是表达能力、想象能力,为入学后的作文打基础;而听故事/看书回答问题这类考的就是阅读理解力;跟着老师念儿歌,考的是记忆力和语感;另外,考察孩子对节日习俗、古诗的认知也越来越常见,这些都是大语文中的传统文化部分,这部分内容的比重也越来越高;还有很多学校会采用师生问答形式,看上去是在了解家庭情况、孩子日常生活,但也考察了孩子的语句组织能力、思路是否清晰。
2、 小升初
向来走奥数路线的小升初,对语文综合知识的考察力度也明显提升,越来越多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和表达能力进入考察。比如,“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中别的是谁;“铁马冰河入梦来”是谁写的,岁寒三友指的是什么,清明上河图是谁画的;唐宋八大家;“以下文字最有可能出现在哪本四大名著中”;还有的学校来个飞花令接接,这些传统文化常识都是课内课外兼有的,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只背熟小学五年课内教的故事和传统文化常识,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这里说的语文还不仅仅是拼音认字背诵默写,其实是包括了语言文字认知、文学常识、传统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在内的“大语文”。
3、 中高考
如果你把整个中高考都纳入观察范围,不难发现,“大语文”的重要性正明显上升。从近年各地高考出题趋势来看,“大语文”概念非常突出,课外拓展内容增多,重视传统文化积累,对考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思维思辨能力要求提升;而中高考改革后强调的综合素质,与“大语文”的内蕴关系密切,上海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就明文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此外,语文表面上是语言,实质上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认知,其难度在于答案的不确定,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越来越多元的社会,对于开放性、主观性问题的考察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无论环境怎样改变,未来语文的分量都不可能减弱。但到了中学再去培养大语文素养已经晚了,这种素养是要从娃娃抓起的。
二、“语文好了,其他学科才更好”
数学不好,先补语文短板。语文里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是用语言思维的动物,语言越清晰,思维就越清晰;阅读理解能力强的孩子,词汇量更丰富,对于理科概念、题意的辨析、理解能力也更强,在分析问题、陈述问题和学习知识的时候,往往比阅读能力弱的人快得多。
比如,在小学二三年级,应用题比重增加,很多孩子会在应用题或者文字比较长的题目上出错,简简单单的计算则从来不出错。很多家长往往以为这是孩子的解题方法没有掌握,拼命教方法和技巧,但更深层的原因往往在于阅读理解能力比较弱,题目没看懂、理解错了,或者关键词没有把握住,考试的时候同样类型的题目改头换面一下,孩子又不理解,自然又会失分。其实只要让孩子把题目破解清楚,就能够正确得出答案。
一个阅读理解能力强的孩子,只要在关键时候稍加点拨,分数往往可以突飞猛进;而阅读不好的孩子不仅语文拿不了高分,在进入初高中后,政治、历史,甚至理科成绩也会受影响。
进入小学二三年级后,很多家长和教师发现孩子写作文时存在语句不通、病句、语序颠倒等问题,误以为是孩子语言逻辑、组词造句方面的原因,而实质问题并不在写作本身,而在阅读上,语感没有培养起来。语感不建立,背再多好词好句都写不出好作文。而语感则是语文素养启蒙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大语文很重要,难点则在于“综合素养”,不管是阅读理解、写作题,还是诗词储备量、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考察的都是孩子的综合素养,也是在今后的升学考试中拉开差距的关键,但这些恰恰是很难短期内冲刺提高的。
幼儿园不抓,小学后悔;小学不抓,中高考后悔。
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是一条漫长又充满乐趣的路,让我们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