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不少孩子总不敢大声说话。这些孩子怕老师,不会与老师相处,直接影响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正常发展。所以,父母想让孩子有个好口才,首先就要解决孩子怕老师的问题。
1.心理方面的原因。
在童年时期,父母就要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童年是孩子性格的构成期,孩子在学校有目的、有系统的教育下,逐渐学会如何适应环境,如何待人接物,怎样与老师、同学相处,从而形成较完整的性格类型。但是由于个体的遗传因素不同,生活条件、教育条件不司,特别是个人的认识、兴趣、态度、动机、行为方式不同,都会使人的性格形成个别性和差异性。有的人善交往,有的人则内向,不善言谈。社会、学校、家庭的环境影响与教育因素,使一些孩子的心理出现了问题,从而导致了孩子不爱说话、不敢和老师交流的现象出现。
2家庭方面的原因。
孩子不爱说话、惧怕老师,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教不佳。有的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数落老师的不是,一下子降低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从而使其看不起老师;也有的孩子依仗自己的父母做“官”,权力大,每天耳闻目睹要求请父母帮忙的人络绎不绝,自以为了不起,也就看不起老师;还有的孩子,家里有钱,以为什么都能靠钱得来,只拿小工资的老师在他们眼里就显得渺小了。
所以,对于父母,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去评价教师。家庭对孩子的各方面的发展起着直接的作用,父母与孩子有血缘关系、经济关系、教育关系,孩子在家庭的时间很长,受家长的影响也很深。如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不算老几”,那么他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肯定会大受影响。孩子崇拜什么样的社会角色,模仿什么样的人物,就会学习这些角色、这些人物的品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家长都不尊重老师,那还怎样教育孩子尊重老师、主动与老师交流呢?
3.学校方面的原因。
我们可以想到老师方面可能存在以下几种原因。
(1)从老师的态度方面来看。“怕老师”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怕老师的训斥,有的怕老师的威严,有的怕老师的处罚…的确,有些老师对优生偏爱有加,而对后进生则另眼看待,担心他们不听话,故意摆出一副威严的样子,给孩子立下“规矩”。殊不知,一个“怕”字就是一座山,把师生远远地隔开,使心灵得不到沟通,情感得不到交流,关系相当紧张。
试想,一个在教师面前战战兢兢的孩子,怎么能学好这位老师的功课,又怎么能接受老师的教育或与老师成为好朋友无话不说呢?
(2)从老师自身素质来看。孩子每时每刻都在审视着教师,如有的教师知识更新很慢,教学中出现错误,甚至闹了笑话;有的教师不注意自身修养,情绪不稳定,精神沮丧,粗鲁尖刻,庸俗不堪;有的教师偏心,偏爱自己喜欢的孩子,在处理事情上不能平等对待;有的教师不注意仪表形象,穿着随便,懒散,不修边幅;也有的教师没有耐心和同情心,甚至体罚等,从而不能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起高大的形象,影响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降低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人格力量,进而出现了孩子不情愿与之交往的现象,产生交往危机。对于此,父母就要和老师进行沟通,这样才能唤起孩子的积极性。
与老师交往,是孩子与大人之间的交往,也是社会性交往的开始。一般来讲,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孩子积极与他人交往、成为具有良好社会性的人有重大影响。因此,父母一定要鼓励孩子与老师多交流,甚至请老师出马,一起“撬开”孩子曾经那张总是不说话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