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教育为何能成为科创教育的主流

机器人教育为何能成为科创教育的主流?当前人工智能大踏步向我们走来,教育与科技日益成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以科技教育为载体,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优秀中学生后备人才,是基础教育的重要课题。在人工智能时代,科技教育要更加重视平台搭建,积极开发和实施科学课程。以平台为支撑,以课程为引领,可以使科技教育取得更大成果,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个性鲜明的优秀人才。

机器人教育为何能成为科创教育的主流?

以机器人教育作为主要平台,能够很好的发挥科技教育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机器人教育内容丰富,课程形式缤纷多样。机器人教育的核心,目前主要集中在机器人编程这一块。机器人编程的意义在于能够让小朋友学习编程语言,如何结合工程、技术、数学、艺术以及科学,通过自己动手编程打造功能丰富的机器人硬件作品则体现着寓教于乐的意义。

包括乔布斯、李开复等公众人物的传播,也使得大众对少儿编程有了更高的认知。而近些年来云计算、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各行业也越发重视起AI人才,甚至一度出现“编程要从娃娃抓起”的声音。

在一些学校的课程中,学生们需要根据指示说明,把一堆零散的零件组装成一个机器人,并通过图形化编程软件编写程序让其运动起来。学生们按照步骤指引一步一步组装,即使遇到困难也不气馁,或通过反复检查,或举手求助,最终一个个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最后,在电脑里经过编入指令代码,并植入机器人中,仿佛赋予了机器人“生命”。

机器人教育为何能成为科创教育的主流?

学生们用灵巧的双手搭建机器人、检测调整传感器、编程调试控制机器人,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知识水平,也激发了中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对进行学科知识渗透、培养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好的教育要激发、唤醒、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机器人教育能够肩负起发现学生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兴趣、形成解决问题能力的责任,是新时代不可或缺的新式教育,具有非凡的创新价值,为科技教育整体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国外机器人教育普及比较早,启蒙知识一般在电影,动画片以及电脑游戏中会大量出现,机器人教育系统很成熟,中国机器人教育现在处于发展期,发展速度很快,家长对机器人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攀升,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如果说机器人教育与日常教育有哪些区别,机器人教育是学科教育成绩的一个综合体,我们以往很多学生看似读了很多书,但是并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去运用,这不是说学生没有学会,而是无法实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没用”。其实不是没用,而是我们并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知识。

机器人教育为何能成为科创教育的主流?

机器人教育就是给了这样一个平台,一个数学或是物理成绩不好的学生很难做出一个非常棒的机器人,反之亦然。而科学本就源自实践,无法实践的学习,是无法培养科学思维的。机器人教育恰恰就是现在最好的科学思维培养平台。

纵观整个行业,虽然机器人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曾指出,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已经暴露出中国教育体制的许多问题,未来经济发展将依靠创新驱动,而机器人教育,无疑是重中之重。

许多专家学者对于机器人教育定义的发言都绕不开“思维”二字,不难看出“培养思维能力”在机器人教育行业内已达成一种默契,毕竟机器人不过是工具而已。通过机器人、编程等方式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才是机器人教育的应有之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