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是最具有培养人的潜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育。它从抽象灵感的点燃,到创造性思维的自由表现,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儿童的创造力,美术教育在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感性思维、形象思维等思维活动方面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到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下面看看儿童美术教育中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儿童画的技巧
有的家长因孩子画的不圆、不方、不正而懊恼,这实际是没有从孩子的身心特点出发,儿童画画哪里有什么技巧,它是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单纯教给孩子们绘画技巧会把孩子吓跑的。
孩子们画画是从不怀疑自己技巧的,他们没有不能画、不敢画的东西。再复杂的人物景象,只要经过了他们的头脑,就会变的简练起来;再简单的事物只要经过他们的手画出来,就会变的丰富起来。这就是儿童画。
误区二:儿童画的追求
现实中,幼儿常被要求学画一定要“象”,横要平,竖要直,把画画得“象”与“不象”作为学画的终极目标,这样会导致孩子画画的胆子越来越小,又擦又改,谨小慎微,匠气十足。把儿童美术课堂当作“照相机功能”来简单看待,导致很多有主见的儿童因为“画得不像”,而断送了继续学习美术的机会。孩子们在画得像与不像的问题上与成人的看法是不一致的。
孩子追求的像并不是生活中镜子般的真实。所以,家长在看孩子的画时,不要拿画上的形象与真的比。家长应该更新观念,其实幼稚也是一种美,认识幼儿学画的幼稚性和合理性。幼儿手指小肌肉发育得不够完全,画出来的物体形状虽然不准确,但形的“不似”却成全了“神似”,这种离形求神的画法,或者“似与不似” 之间的画法,更显得纯真可爱。
误区三:儿童画的意义
让儿童统一去临摹成年人的作品或一些公认获奖作品,这无异于剥夺了孩子个体经验和创造的权利,犹如让儿童吃营养不良的精神快餐,终究会因方法沉闷而留下后遗症。